一听到波音这番话,老实说,我都笑出声了。威胁中国?说真的在配资炒股,有点像外卖小哥跟顾客说,你要是不给五星好评,我以后就不送你饭了。问题是,这饭到底谁要吃,谁没了谁更难受,大家心里没点数?
这事儿一开始还挺低调的,中方那边也没敲锣打鼓,就是悄悄地把波音的订单停了。没发声明,也没搞大动作,静悄悄地一刀下去,干脆利落。但波音倒坐不住了,CEO当着媒体的面蹦出来,话说得挺冲:你们再不买,我就不造了。呵。这操作熟不熟?就像那个被分手的人,强装淡定地说:“我早就不想谈了,是我甩的她。”真不尴尬。
波音这是急了。急到什么程度?连体面都不要了。试想一下,一家顶着“美国制造光环”的巨头公司,居然在国际媒体上大声嚷嚷:你不买我飞机,我就不供你飞机。这像话吗?有点像街边小摊摊主吆喝:“别走啊,不买就断货啊!”味儿一下子就下去了。
展开剩余73%可别以为波音是嘴上逞强,真要停供,中国也不是吓大的。这年头,咱们可是手握好几张牌的主。空客那边早就眼巴巴看着呢,一边招手一边喊:“兄弟,来我这儿看看呗。”全世界的大飞机供应商也就俩,一个波音,一个空客,谁先掉链子,谁就等着被另一家吃掉市场。波音一边说“你别惹我”,一边暗地里抹汗,因为它知道,市场不等人。
说白了,波音这步棋,挺像破罐子破摔。你不给我面子,我就跟你撕破脸。可它忘了,中国市场不只是大,还挑。咱们要的是稳定、安全、性价比,谁也不想拿着几亿美元买个心惊胆战。波音这几年自己都没整明白,一会儿零件出问题,一会儿软件出故障,新闻上都看麻了。上次那个MAX系列出事儿,到现在阴影都没散干净。
咱们客观说,波音的技术还是有的,这点不能昧着良心。但技术归技术,态度也很重要。这年头,甲方爸爸是不能随便得罪的,你要是以为自己还能摆当年高高在上的谱,那真是认错了时代。你看空客,多聪明,早就跟中国这边各种合作上马,还在天津建了总装线,简直贴心服务。人家知道,未来在哪儿。
所以现在这场戏,就看谁先眨眼。波音要真敢掀桌子,那损失的绝不仅仅是订单。你想啊,一旦中国这边全面倒向空客,不仅飞机买空客的,连周边配套设施、维修、培训全都得跟着变,这就是一个链条,不是换个牌子那么简单。波音在中国几十年打下的基础,一朝说断就断?它真舍得?
其实波音自己心里最清楚,中国是它不能丢的市场。2023年,中国就已经是全球第二大民用航空市场,到2035年甚至可能超越美国。这么大一块蛋糕,你说在配资炒股不吃就不吃?你看CEO那表情,嘴上喊着“不造了”,眼神里全是“快哄我一下”。
我们回头看看这事的起因,归根结底,还不是波音自己把路走窄了?一方面想吃中国市场,另一方面又要配合某些国家的政治姿态,啥都想要,结果啥都搞砸。你不能一边收人家钱,一边打人家脸,这买卖谁愿意做?
当然啦,咱们也不是非要看谁垮台,毕竟全球供应链就那么几个大头,谁出事都不是好事。但问题是,如果你连基本的尊重都不给,那对不起,我们也不是非你不可。大飞机不是小玩具,这关系到国家战略,咱们不能赌情绪。
有意思的是,这件事现在传到媒体上,反倒像是波音自己爆料的。有种“看吧,我都忍你很久了”的感觉,活脱脱像个情场失意的前任,在朋友圈发动态:“她不找我我就拉黑她。”不成熟,太不成熟。
你要是真有底气,咱们坐下来谈。要是嘴上硬、心里慌,那这姿态就别摆了。全球化这么多年,大家都学聪明了,不是谁吼一声,市场就跟着转。飞机这种事,拼的不只是技术和成本,还有信任和格局。格局小了,市场自然也就小了。
所以现在这个局面,波音该做的是反思:你到底是想做一个受人尊敬的全球玩家,还是继续当一个情绪化的赌徒?我们中国市场,欢迎真正尊重合作精神的伙伴,但对甩锅、威胁那一套,真的,见得太多,麻了。
未来怎么走?不好说。波音要是转性了,大家未必不给机会;要是继续飘着,那空客估计已经在庆功宴上敬酒了。换句话说,这不只是一场商业拉锯,更是一场态度的较量。而咱们中国,从来不怕输,也从不怕赌。
你说,是不是这个理?
发布于:江西省